对黄老师的悼念:
黄老师走得太突然,明明今年五月份的时候黄老师还在华科70周年校庆上作报告,谈笑风生,意气风发。转眼间,斯人已逝,山河同悲。
在我心目中,黄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像是一座高山,更像是一片大海。说黄老师像一座高山,是因为黄老师白手起家创建了华科的光电子信息学科,筚路蓝缕,鞠躬尽瘁,带领华科的光电工程学科走向国际一流,国内A+(国内排名第一)学科,为武汉培养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光电工程领域科学家,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光电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推动了我国光电通信事业的发展。1998年,黄老师首次提出创建“武汉.中国光谷”的战略设想,如今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己跻身于“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国家队行列,大口径的产值规模突破万亿,成为武汉市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重量级的“原创创新的策源地”,武汉光谷,华科光电,站在群峰之巅,“光谷梦”如黄老师所愿!
说黄老师像大海,是因为他总是那么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低调奋进,热忱指导和提挈后生晚辈,我的先生有幸成为黄老师门下弟子,在黄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成长为一名热爱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参加工作第一年,彼时先生还在国外,黄老师逐字逐句帮先生修改博士论文,得知我怀孕行动不便之后,每天傍晚开车到我家楼下,把他手写的修改意见送给我,嘱我输入电脑,发邮件给远在英伦的先生,先生利用时差,迅速修改电子稿,发邮件给黄老师,第二天黄老师再次修改手稿送给我,如此循环累进半月有余,后来先生的博士论文荣获第二年的“全国百优”论文,为他的科研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弟弟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一家四口去给黄老师拜年,他热情地抱着两个孩子,给他们吃糖果,还嘱咐我要照顾好孩子们,做好先生的贤内助。黄老师总是亲切地称呼我“小梅”,虽然我不是他的学生,但我对黄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胜过师生。
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黄老师这样国家至上、全心付出、攻坚克难、无畏牺牲的科学家,才有了国家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和巨大发展,才有了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打破"卡脖子”难题的决胜勇气。
而我今天,也已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方式,向我的学生们讲述了武汉光谷的前世今生和黄老师的卓越贡献,号召学生向黄老师学习:立足本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黄老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