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悼电

北京大学周治平沉痛悼念黄德修教授

黄德修老师,我的老乡、老师、同事,您走的也太突然了!

记得您83年刚从美国俄勒冈研究中心回国时,我还正在华工阮玉老师名下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激光光盘数据存储。您的湖南口音,以及您从美国带回来的有关半导体激光器的知识,很快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将自己过去十余年在微电子领域的工作经验与当时光电子研究紧密结合的信心。从此,我们亦师亦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我在华工,到清华,还是到乔治亚理工学院,都有您的关怀和指导。

特别记得90年代中期,我邀请您来到美国亚特兰大,住在我家里好几天。我和我的夫人“小黄”陪您参观了可口可乐公司和CNN总部,在Lake Lanier玩paddle boat,您穿着橘红色的救生衣,仰着头,咧着嘴,使劲地蹬,玩的像个小孩,特别地开心。当然,最让您关注的,还是我在乔治亚理工的研究工作: 光通信和微电子的结合。当时我们已经成功地利用微电子工艺加工出小型铌酸锂时分复用器件,获得了单通道160G的通信速率。我负责的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光互连,光学天线,MEMS陀螺,DNA测序,生化传感等新兴交叉研究项目也获得了您的赞赏,您当时就建议我适当的时候可以回国发展。

当我2001年回武汉考察时,正是国内各地竞争“光谷“高地的初期,您对我建议的”微纳光电研究中心“特别支持,与我和阮玉老师共同签署了《关于在武汉光谷发展高度集成微光电子产业的建议》,随后正式递交湖北省政府部门。当”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获批以后,也是您专门给我电话,叫我回国,并且做了各种安排,省去我不少的麻烦事。

2004-2008年,是我们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全职共事的4年,也是我们一起艰苦创业的4年。我们一起经历的太多,根本无法在这里描述。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如今引以为荣的,就是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讲条件,不图名利,苦干实干”。

我们已经有一阵子没有见面了,除了偶尔的一通电话。最近国家对光电子和硅基光电子领域更加重视了,我也一直在想办法跟您联系。听新亮说您在加拿大女儿家养病,本打算下周去专程拜访,谁知道您就这么走了……。

黄老师,我们还有许多话要说,还有很多共同的愿望没有完成,您走得太急,太突然了!

愿您在去天国的路上一切顺利,在哪里一切如愿!


周治平

2022.11.10于美国旧金山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E-mail:oe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