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悼电

学生吴礼刚沉痛悼念黄德修教授

记得第一次考研究生时报考的导师是黄老师,自己跨专业跨学校,复习准备又不充分,考试成绩不理想。那年我从沈阳的学校回到湖北老家,并到华工光电系找到了黄老师,黄老师在实验室,听我讲完自己的分数,立刻起身到另一个办公室给另外一所大学打了个电话,推荐我过去,但是对方答复两周前已经调剂完毕。我与黄老师第一次谋面,望着他打电话的背影,我心中的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是怎样一位老师,为了一位未曾谋面的学生亲自打电话给另外一所学校。从此我记住了黄老师这个动作,也记住了这样一个关怀学生甚至是陌生学生的老师,我记住了黄老师的“好”。那一刻我已经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考到黄老师名下,这是一位好老师。

后来再考研究生时,如愿考到黄老师名下,做了他的学生。写第一篇期刊论文时,黄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我一看打印的论文,上面布满了黄老师修改的文字,画满了记号,我惴惴不安,黄老师喊我搬个凳子到旁边坐下,他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到正文都给我分析哪里要修改,从此我记住了黄老师的“认真”。

再后来,快毕业时,我的仿真计算做完了,还需要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但实验室那台老的激光焊接机不争气,调试了很多次,都没有调好,一直到毕业季的那年三月份,我都想放弃了。一天黄老师过来看我在鼓捣激光焊接机,问我实验做完没有,我感觉仿真计算做了很多,内容应该够了,于是说,“老师,焊接机器调不好了,毕业论文我可不可以不做这个实验?”,黄老师一听,一句话把我从梦想中立刻打回了现实,黄老师说,“不行,没有实验验证,谁知道你做的仿真对与不对呢?如果实验做不出来,你要延期半年毕业!”,自此我记住了黄老师的“严”。在延期毕业巨大的压力下,我加紧调试设备,终于赶在毕业前把实验做出来了,对前面的仿真计算进行了验证,自己长吁一口气。

后来,我在中科院读博士时,体会到了黄老师在三年研究生期间对我严格要求的好处,首先是在科研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博士期间的课题我做得非常认真,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期间还遇到过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耗费了半年时间,毫无进展,但想起硕士毕业前那段难忘的经历,自己没有选择放弃,终于通过一个偶然的物理现象发现了问题出在哪里,后来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后面博士课题迎刃而解,非常顺利。

硕士毕业后很多年,每年还会跟黄老师交流,每次交流都会关心我的状况。那年疫情刚结束,黄老师在校园散步用刚刚学会的微信电话打给我,询问了我工作城市的疫情情况,叮嘱我注意防范疫情。此刻,我感觉黄老师就是一位关心学生的长者朋友!

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科研,还教会了我们做人要有大爱,要有担当,这些让我在后面的工作中受益匪浅。亦师亦父亦友的黄老师走了,但他永远留在学生心中!

00级硕士 吴礼刚



版权所有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E-mail:oei@hust.edu.cn